close

未命名.jpg

來淺談關於 我們手中的全片幅跟半片幅的差異吧。 
片幅這個東西,我敢發誓絕對是我們很多人會爭議的問題。一定會說 "全片幅" 一定是好 "半片幅" 一定是成像普普通通,這是大家一定最常講的事情。
但是就我個人論點:
一、全片幅他好在畫面的解像能力跟光源感應面積非常好,但相對的外圍20%的畫質是鬆軟的
(不講太深大致上原因:相機所看到的畫面是2D(二維) 鏡頭就是輔助相機轉3D(三維) 所以鏡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這邊,雖然也包含了 光散 光折 光暈 光斑 等多種因素)。
二、半片幅他好在將全片幅外圍鬆軟的 20% 裁掉,留住中央最好的成像解析,相對光源感應面積也會跟著縮小 
(這也就是為什麼半片幅ISO不能太高的原因) 但是影像處理的速度會特別的快所以打鳥為什麼會有很多人會拿頂級款的半幅原因就在這邊
但是為什麼還是得區分開來呢其實原因太多了 我會用一個俗語帶過就好 一兼不能二顧!! (除非是用到旗艦等級的FF 或是 FX)
所以在選擇上為什麼攝影師它們大多會選擇買全片幅來當工作用機,原因就像我講的他需要有跟強大光源感應及更好的畫面解析度

我之前也有說過畫面 解析度不等於畫素
但為什麼我會說 解析度 呢??,原因很簡單 就是因為全片幅的 鏡頭 關係。
你們一定會有疑問吧~ 但是是著去想一下 為什麼 ~全片幅鏡頭會這麼重 半片幅就不會很重~
理由簡單就是因為鏡頭裡的鏡片群組設計多寡有關係 (越重的鏡頭素質越好,因為鏡片結構扎實不鬆軟,在畫面轉成3D(三維)時有更完整的解像表現)
但為什麼全片幅鏡頭的鏡片群組要這麼多,原因不外乎就是要修正他外圍20%畫質鬆軟的原因點!!!
但設計半片幅鏡頭的目的呢!? 其實目的就是在於半片幅天生擁有良好的中央及外圍成像"解析"但是他們要顧及到畫面過於狹窄,導致焦段乘倍數計算的原因(半幅22mm X1.6 半幅24mm X1.5) 
所以他們才會將原本的 "全片幅鏡頭" 原始結構調整鏡片量更甚至減少鏡片來換取 ~更廣域的焦段及輕量化(所以後半才會誕生半片幅用的 超廣角&廣角 的原因) 但是就像我前面說提到的半片幅有天生良好的中央及外圍成像"解析" 所以畫質衰退率就會變得微小
~所以~
拿全片幅的朋友們 我們的優勢就是能擁有最強的鏡頭解析支援 加上先天性光源感應面積大的優勢 所以造就了我們擁有 "超高解像能力" 的表現
拿半片幅的朋友們 我們的優勢就是擁有全片幅無法達成的 優良"中央外圍" 成像 解析 強大 輕量化的鏡頭 所以造就了我們擁有 "銳利畫面" 的表現
那如果
半片幅裝全片幅鏡頭會發生甚麼事呢~

 

arrow
arrow

    Ae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